AI中国网 https: //www.cnaiplus.com
在最近中举办的中英“科学大爆炸”中,姚燕安展示了他的雪花机器人,“它可以在被阻挡时返回,并且可以非常灵活地跨越小障碍。”
人们心目中的机器人形象大多是像变形金刚一样的仿生机器人。“几何机器人”是指一种典型的几何形体特征,外形为多边形和多面体,具有可变外形、折叠和缩放功能,可以实现滚动、行走、滑动等多种运动模式。
姚燕安指出,“几何机器人”主要用于非常复杂的障碍环境,如紧急救援、军事野外作战、行星深度探测等。 他不仅仅是机器人的开发,还试图结合艺术概念,实现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之间的合作。
“现代艺术之父塞尚(Cezanne)提出通过圆柱体、圆锥体和球体等几何形状来表达自然,从而创建了一个立体派艺术流派,我希望艺术也能融入机器人制造,并找到人类和机器人在未来社会和谐共处的方式。”姚燕安说。
姚燕安提到,类对美的期待和追求从未改变。当人们把人、机器和艺术放在一起时,他们可以开始想象他们未来的生活。“我希望通过永恒的艺术美为高科技机器人的动态发展找到出路。”他说,“我一直以几何机器人为载体,融合了数学、科学、工学和艺术。”
因此,姚燕安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了动态机械雕塑基础课程,帮助学生将物理、电学和机械原理运用到动态雕塑的艺术创作中,从而为雕塑创作增添了科学技术时代的跨学科和跨语境手段。
作为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,姚燕安研究了近20年机器人,但他并不是一个“循规蹈矩”的机器人科学家。
来源:《中国科学报》
AI中国网 https: //www.cnaiplus.com
本文网址: